PM2.5監測達到秒級連續測量,這個愿景也許不久就能在河北省實現。5月11日上午,一款新型的“PM2.5云監測儀”亮相“PM2.5網格監控實時監測、預警技術交流會”,河北省環保廳、省工信廳、省、河北環保聯合會等環保專家共同研究討論這項空氣質量監測新技術。
今后或可打破目前每45分鐘取樣一次的常規PM2.5監測,實現PM2.5秒級監測。在河北省環保聯合會日前召開的PM2.5網格監控——實時預警技術交流會上,全新的“PM2.5云監測儀”亮相,PM2.5可實現秒級監測,即每秒監測一次。
這項技術叫PM2.5網格監控——實時預警系統,它由PM2.5云監測儀和云計算平臺組成,通過網格化布控監測儀器,可、及時掌握空氣質量狀況及變化區域。這種實時預警系統通過對城市全域網格化布控,可全面、準確、及時地掌握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,對大氣污染源實現快速反應和控制。
據介紹,目前常規的PM2.5監測,每45分鐘取樣一次,每小時發布一次濃度值。而“PM2.5云監測儀”取樣時間定義為秒,監測半徑為1-2公里。因為取樣頻次高,可以在霧霾形成中,及時發現PM2.5濃度增速過快或者濃度水平過高的地區,監測數據及時通過移動網絡傳輸至云計算平臺,可以實現對相關地區的實時預警,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、環境監察等指示行動的方向,提高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環境監察的準確性。
監測儀器的監測方法是采用紅外光散射法檢測PM2.5濃度,技術十分先進,同時,還配備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系統,在沒有電源的地方也可以鋪設。監測儀器采集數據后,可通過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等GPRS移動通訊信號或WIFI信號無線傳輸到云計算平臺,之后,通過網絡對外公布監測情況。它體積小,一般安放在離地3米以上的空間,如電線桿、房間內等。即使沒有太陽,它還有內置電池,可以維持10天以上的正常工作時間。